10月下旬,大連海參秋捕正忙。從大連普蘭店區平島岸邊出發航行20多分鐘,就能到達北緯39度燈塔坐標,這里是鑫玉龍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也是遼參的核心產區之一。
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東告訴記者,公司以平島為基地,依托遼參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堅持有機農業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出產的海參均擁有養殖、加工“雙有機認證”。“海參育苗階段產生的養殖廢水,公司采用生物技術,將循環水系統和尾水處理串聯使用,利用生物制劑對養殖水進行處置,降低水中氮磷含量,實現養殖水的循環再利用。”魏東說。
同樣深耕綠色發展路徑的還有大連海星島食品有限公司。“作為遼寧省綠色食品示范基地,公司的海參原料都來自當地自有萬畝海域及收購周邊海域,北緯39度是水產品天然黃金生長帶,再加上地方政府監管嚴格,公司育有好苗種,共同助力海參產業綠色發展。”公司董事長李克詩說。
海洋漁業產業綠色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大連市多家銀行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創新金融服務。農行大連分行出臺海參產業鏈金融服務方案,配套差異化信貸政策,支持海參綠色生態養殖。農發行大連分行獲批6.8億元綠貸支持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助力生態修復。工行大連分行采用信用方式,并追加海洋碳匯收益權質押作為增信措施,為長海縣生蠔養殖戶發放首筆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交行大連分行為遼漁集團及其上下游等企業提供流貸、信用證、保函等全融資服務,助力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此外,郵儲銀行大連瓦房店市支行通過“海參倉單質押貸”等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與多元化授信,有效降低當地海參產業融資門檻,賦能產業降碳增效與綠色發展。
大連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海洋牧場32處。大連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夯實綠色發展基礎;發展深遠海養殖,構建生態友好模式;延長產業鏈條,推動資源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