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勢。如何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優勢、不斷鞏固和增強這個優勢,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構建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既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夯實新發展格局基礎的關鍵之舉,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印發以來,我國在完善市場基礎制度、統一要素資源市場、促進商品服務流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隨著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和監管持續加強,傳統顯性壁壘逐漸減少。但也要看到,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現象仍然存在,且在法律、政策、標準、監管、認證、招投標、政府采購等維度上存在隱性壁壘。比如,部分地方政府通過打造“政策洼地”扶持本地企業和產業,加劇了“內卷式”競爭;一些地方政府只算本地“小賬”、不顧全局“大賬”,以“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引導資源配置,將全國統一大市場分割為碎片化小市場。這些隱性壁壘多潛藏于制度規則、地方政策和市場行為之中,形式多樣、認定困難、監督成本高,其本質仍是地方保護主義的表現,引發產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結構趨同、產能過剩等問題,成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中梗阻”。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破除隱性壁壘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指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是‘五統一、一開放’”。包括: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在具體實踐中,必須把這個基本要求落到實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打造覆蓋市場運行全鏈條的制度支撐體系,進一步消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穩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統一市場基礎制度,實現標準統一。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規則體系,通過統一的法律規范,消除地方立法沖突和標準差異,為經營主體提供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探索建立獨立、專業的第三方評估機制,并強化社會監督和信用約束。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面落實并動態優化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確保清單之內的管理措施清晰透明、標準統一,推動“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加快建設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統一市場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打造高效暢通的現代流通網絡,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強化“6軸7廊8通道”的戰略支撐作用,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優化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提升樞紐協同運行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構建互聯互通的數字基礎設施,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商貿物流、要素交易、市場監管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推進重點領域標準互認,在商品流通、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領域,大力推行“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模式,積極與國際高標準規則對接。
統一政府行為尺度,實現公平公正。明晰政府職能與定位,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鼓勵和禁止的具體行為,預防和制止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行為,科學界定不同層級政府的職責范圍,推動政府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規范高效行使權力。在財稅體制方面,理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明晰央地事權與支出責任的劃分,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機制,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在產業政策方面,堅持競爭中立,確保對所有經營主體在獲取政策支持、享受政府服務、參與市場競爭等方面平等對待,不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實現治理協同。核心在于確保監管規則的“一致性”、執法協作的“無縫化”。創新和完善市場監管,不斷提高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加快填補新業態新模式相關監管制度空白,推進線上線下監管規則統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與精準高效監管相結合,推行分級分類監管,避免“一刀切”和過度干預。強化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同,建立健全跨行政區劃、跨部門的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和執法協作機制。夯實法治保障根基,將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各項要求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筑牢法治基石,護航市場穩健發展。
統一要素資源市場,實現高效配置。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推動戶籍、土地、資本等關鍵領域制度改革,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壁壘。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著力打破地域分割與行業壟斷,降低要素市場交易成本。加快推進全國性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創新數據、知識、技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促進要素跨區域精準匹配,充分釋放新型要素價值。完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要素價格由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全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破除隱性壁壘既要敢于“破”,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更要善于“立”,構建系統化長效化的制度體系。在此過程中要堅持“五統一、一開放”的基本要求,打通制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推動國內市場由大到強轉變,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屈曉東 系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