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十五五”期間,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持續增強,經濟增長潛力得到充分釋放。“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的政策背景是什么?應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提高居民消費率?經濟增長潛力得到充分釋放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十四五”期間,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的地位更加穩固,過去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5%。服務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達46.1%。
《建議》將“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列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基于我國經濟發展內在要求和外部環境變化的戰略抉擇。專家表示,我國需求不足制約經濟順暢循環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在外需不穩的背景下,應充分激發國內需求潛力,使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穩定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麗芬表示,居民消費率是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動力的主要衡量指標,提高居民消費率常被視為經濟更穩定、內生動力更強的標志。中國居民消費率偏低,表明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內需潛力巨大。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大力提振消費是增強國內大循環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戰略選擇。
當前,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新的發展環境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塑造新的競爭優勢,才能促進經濟穩步做大做強。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分析,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已進入第三產業占比超越第二產業的階段,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推動居民消費率明顯提升,既是持續擴大消費、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與可持續性的考慮,也是將發展成果更好惠及群眾的體現。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研究員關利欣表示,消費是加快釋放內需潛力的重要著力點。反映到統計數據上,通常以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居民消費來衡量全社會居民消費發展情況。“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強調了“十五五”時期我國堅持人民至上原則,實現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的發展目標。
多措并舉系統施策
提高居民消費率有利于優化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減少對國際市場需求波動的敏感度,在全球經濟下行或貿易摩擦時,為經濟提供“穩定器”,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為此,《建議》從多個層面構建系統性政策框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專家表示,要持續夯實居民消費能力、創新消費場景與環境、優化消費生態體系,通過系統施策實現“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
提高居民消費率,重點是切實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穩就業促增收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陳麗芬表示,收入分配是影響居民消費率的重要變量,要改善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激發消費意愿,推動商品消費實現“從量到質、從有到優”的飛躍,豐富服務消費多元供給。優化消費環境,縮短居民勞動時長,讓居民愿消費、能消費。強化社會保障,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減少居民為應對未來風險而進行的“預防性儲蓄”,增強居民的安全感,讓人們敢消費。
在大力優化消費環境方面,還應結合線上線下融合、多領域跨界融合以及平臺化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加快補齊法規指引“空白”,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能力。
“應更好統籌惠民生和促消費的關系,更好統籌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的關系,更好統籌供給革新和需求升級的關系,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切實緊抓夯實能力、補齊短板、優化環境等重點,加快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持續擴大。”鄒蘊涵說。
強化制度性保障
消費需求不足是當前制約國內大循環的突出卡點堵點,也是擴大內需、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潛力所在。
專家指出,“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不只是經濟指標,更是衡量發展成果共享程度的重要尺度。通過優化政府支出結構、強化制度性保障來激活國內大市場,正是“十五五”期間“做強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核心。
關利欣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需要在規范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的基礎上,加強投資于人,暢通社會流動渠道,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穩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通過‘破立并舉’的系統性改革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最終將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陳麗芬表示,在“破”的基礎上,著眼于“立”,破除市場中存在的各類顯性和隱性障礙,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構建起統一、高效的市場監管與基礎設施體系,并完善統計、財稅、考核制度,消除導致市場分割的內在動機。
專家表示,居民消費率的提高是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的重要方面,但實現經濟持續健康增長還需要一系列協同配合的戰略措施。應持續通過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實體經濟根基,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激活內生動力,統籌發展與安全筑牢經濟增長基礎等舉措,充分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持續增強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