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杭州11月8日訊(記者張曉)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企業家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企業發展進行深入討論。
技術快速迭代、行業高速發展,一些互聯網企業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如何堅持長期主義、實現持續發展,成為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互聯網在技術上是開放互聯,在產業上是合作共贏,平臺、生產者和用戶都能從中受益。”清華大學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教授王繼龍認為,數據倒賣、電商殺熟等引發信任危機,因此堅守安全可信底線很重要,優秀企業應肩負起社會責任,才能實現長期發展。
安恒信息董事長范淵認為,事關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最考驗的是企業價值觀。價值觀是企業的文化沉淀,無論是實現階段性創新還是追求長期生存發展,都要堅守價值觀。
科技創新是互聯網企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道。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創新,是擺在企業面前的必答題。
“要敢于承受失敗的代價。”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直言,實踐證明,無論是百年企業還是初創公司,往往經歷多次探索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企業推動創新不僅要有實力、人才、文化,更要有足夠的資金和經驗來承受失敗。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技術與人才優勢相對較弱,應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合作機制,推動技術、產品與人才的雙向流動,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王繼龍表示,一方面,科研機構在專利和科研裝置方面具備優勢,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以及創新實驗所需的科技基礎設施;另一方面,科研機構也需要通過企業獲取寶貴的一線經驗,了解實踐中的真問題,反哺技術理論創新。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積極迎接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成為互聯網企業繞不開的發展路徑。潤澤智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超男認為,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互聯網企業不應感到恐懼,而是要主動適應、不斷學習,積極擁抱技術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機遇與可能。”何邁可說,人工智能已經應用于醫療、養老等多領域,持續提升企業服務質量。同時,技術發展也釋放出許多研發崗位,有效釋放勞動者的創造能力。
“內容偽造、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發展中的問題同樣需要重視。”范淵說,人工智能黑灰產業治理難度較大,用AI治理AI,將是未來技術治理的重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