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事關長遠的系統工程。“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斗”的大歷史觀高度,對這一“關鍵時期”的根本性規定和學理性特質作出新的闡釋。同時,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從基本定位、階段性要求、戰略部署和發展目標上對“十五五”時期的各項任務作出擘畫,凸顯了“十五五”規劃建議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意義。
從發展目標看,“十五五”規劃既要同“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理念和思路保持連續性,又要準確把握未來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勢,確定符合實際、具有前瞻性的總體思路、重大原則、主要目標、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科學設定發展目標,對制定和實施好五年規劃至關重要。要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要錨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一重要標志性指標,確保“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保持適當速度。要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從發展主題看,“十五五”時期與“十四五”時期一脈相承、接續推進,根本就在于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十五五”規劃建議中,關于經濟建設的內容非常豐富。例如,在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的判斷上,提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戰略地位;在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的理解上,強化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的學理上,突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性;在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的認識上,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的重要性;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視野上,明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在綠色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的高度上,注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要求;在建設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的把握上,統籌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點任務;等等。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是新時代以來三次五年規劃中一以貫之的政治原則。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此作出深入闡釋,要求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
總之,“十五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擘畫和系統謀劃,不僅凸顯了“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也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學理化創新和體系化躍升。
(作者顧海良 系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