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財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笆逦濉币巹澖ㄗh提出,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增強財政可持續性。這些都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笆逦濉睍r期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優化財政政策體系,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支撐。
在具體實踐中,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需把握好幾組關系。
第一,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稅制設計、財政支出、預算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深刻影響經營主體的預期和行為??茖W的財稅體制應當有效彌補市場失靈,同時避免政府越位,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和創新動力。要保持合適的財政汲取能力和政府收支規模,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
第二,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在財政資源配置中,需妥善處理效率與公平、增長與共享的關系。一方面,要通過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領域投入,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均等化水平;另一方面,要運用稅收、轉移支付等政策工具,更加精準地調節收入分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第三,發揮好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財稅體制應當既保證中央有足夠的宏觀調控能力,又賦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權和發展空間。改革的關鍵在于清晰界定各級政府事權與支出責任,在此基礎上匹配相應的財力。當前要著力健全地方稅體系,拓展地方稅源,同時優化轉移支付制度,切實保障基層政府履行事權的基本財力需求,推動形成中央決策有力、地方執行有效的治理格局。
第四,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這里的“安全”既指財政自身的可持續運行和風險可控,也包括通過財政手段維護國家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領域安全。財稅政策要著力支持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擴大內需,為夯實國家安全根基提供支撐。同時,要高度重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等風險,建立健全財政風險預警和處置機制,推進全口徑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
第五,實現效率和公平的動態平衡。在稅制設計上,既要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作用,又要兼顧稅收中性原則;在財政支出上,要平衡經濟建設與基本民生保障。要做到統籌兼顧、有機結合,在發展中實現效率和公平的動態平衡,形成效率與公平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作者馬海濤 系中央財經大學校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