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在實踐創新孕育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指導實踐創新的過程中形成并不斷發展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可以從標識性概念、規律性認識、原創性理論三個維度入手,深刻把握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不斷推動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取得更大成效。
所謂標識性概念,是科學理論的重要知識節點和邏輯起點,源于對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的深刻洞察與精準提煉。習近平經濟思想提出了諸如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新質生產力等一系列標識性概念。這些概念并非憑空產生,而是立足中國實際、在回答和解決現實問題中提出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性。例如,“新質生產力”科學揭示了以科技創新引領生產力質態飛躍的深刻內涵,“新發展格局”則科學提出了大國經濟在更高層次實現順暢循環和升級的關鍵路徑,兩者分別屬于內在的生產力范疇和外化的經濟循環范疇。這些標識性概念構成了科學理論的基本元素,凝聚著對實踐問題的深刻思考,為規律性認識的提煉提供了基本素材和術語支撐。
所謂規律性認識,是連接標識性概念與原創性理論的橋梁,是從具體的感性認識走向抽象的理性認識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調深入探究經濟發展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形成了一系列規律性認識。例如,關于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科學提出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并持續推動理論創新,為科學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提供了理論指引。關于對現代化路徑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等。這些規律性認識來源于大量實踐經驗,并通過對“穩與進”“危與機”“破與立”等重大關系的辯證把握,彰顯了科學的方法論,使標識性概念的內涵更加豐富、聯系更加清晰,為原創性理論的系統化構建奠定了堅實根基。
所謂原創性理論,是標識性概念和規律性認識在系統化建構中的理論結晶。習近平經濟思想作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理論。例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作為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發展的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明確了高質量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首要任務”地位,從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等角度明確了發展的價值內涵。這些原創性理論將一系列標識性概念和規律性認識按照其內在聯系,整合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形成了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科學理論體系。
(作者宋葛龍 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