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瑞汽車一封致歉信把自己送上熱搜。據報道,11月12日,一輛奇瑞風云X3L在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天梯”上進行爬臺階挑戰,結果從臺階上溜下,撞壞部分護欄。有網友稱“連夜道歉,態度還是可以的”,但不明白“開車爬樓梯的意義是什么”。
公開資料顯示,天門山景區“天梯”全長近300米,垂直落差150米,共有999級臺階,是通往天門洞的主要途徑。不少人認為,天門山“天梯”作為5A級景區的標志性景觀,其設計初衷是讓人走的,不應成為“開車爬樓梯”式營銷的“試驗場”。
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車企營銷也越來越卷。“不極端不營銷”,現在車企營銷早已不再滿足于跑賽車場,不滿足于普通的參數測試,而是要找極端場景,制造話題,路子越來越“野”。“遙遙領先,反復洗腦;大字吸睛,小字免責;饑餓營銷,訂單注水;不搶就沒,周榜內卷。”北京現代副總經理周斌用“4組詞32個字”,不點名地批評了當前汽車行業的各種營銷亂象。
不可否認,營銷對汽車企業至關重要。不僅可以增加產品銷量,拓展市場,提高品牌形象,同時還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反饋給研發和制造部門,推進產品創新迭代,有效提高企業競爭力。問題是,營銷也有底線,也有度的把握。用極端的場景冒險試驗,用夸張的話術反復炒作,不僅證明不了真正的“實力”,還會引起消費者反感,損害品牌形象。
對消費者來說,精心設計的極端場景與日常用車環境相去甚遠,不僅無法真實反映產品性能,反而構成一種信息誤導。當一輛車被鐵錘猛擊后僅留淺痕,消費者獲得的不是對車輛安全的正確認知,而是對營銷真實性的質疑。對行業來說,這種“比狠斗奇”的極端營銷,將本應聚焦于技術、品質、服務的良性競爭,扭曲為一場嘩眾取寵的表演,必然加劇行業生態的浮躁,威脅產業健康發展。
極端營銷的背后,是車企面對同質化競爭與流量焦慮的迷失。當技術突破陷入瓶頸,產品差異化日益模糊,部分車企便寄希望于劍走偏鋒的極端營銷,試圖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搶奪消費者有限的注意力。然而,車企忘了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日常行駛中的安全、穩定與可靠,誠實守信才是溝通和信任的基礎。這種用力過猛的營銷,折射出的恰恰是安全理念淡薄、創新乏力與技術自信的缺失。
高水準的營銷,從不是造概念、造噱頭,更不是用力過猛的極端表演,而是真誠對話、坦誠溝通,潤物細無聲地為品牌夯實安全根基、注入文化內涵、提升審美價值,把品牌塑造得更有創新活力、人文底蘊、情感溫度。“感謝100來年的競爭,沒有你的那30年好孤獨。”奔馳和寶馬的相互致敬,不僅成就了汽車產業史上的一段佳話,也讓雙方變得更加優秀。
汽車工業的百年發展史告訴我們,沒有哪個品牌能夠依靠極端營銷變得偉大。當營銷泡沫散去,留在消費者心中的永遠是那些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用戶價值為中心、以安全品質為基石的產品和品牌。一次營銷翻車,對奇瑞汽車來說是教訓,對整個行業也是提醒。剎住車市極端營銷歪風,既需要相關監管部門果斷出手,規范企業行為和市場秩序,也需要企業清醒自律,主動駛出“不極端不營銷”的怪圈,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作者:楊忠陽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