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 遠
賽道上風馳電掣,泳池里奮勇爭先,場館中吶喊如潮……激情澎湃的十五運會,不僅點燃了賽場,更拉近了粵港澳三地的心靈距離。
粵港澳籃球交流賽中,一聲“傳波(傳球)”喊出,無需解釋,彼此心領神會。這份不言自明的親近,深植于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三地共同的文化記憶,在十五運會中傳承:廣東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設置非遺展示區,澳門塔石體育館推出非遺手作體驗區,龍舟、舞獅、武術等傳統項目納入群眾賽事……那富有嶺南文化韻味的項目,那熟悉的傳統民俗和節慶習俗,持續激發粵港澳三地居民的情感共鳴,讓人文灣區更加可感可親。
讓心貼得更近的,還有共同參與的日常。81歲的香港阿伯張耀釗站上乒乓球賽場,澳門1500名志愿者以服務助力賽事,420名深港澳青年在“人民杯”體育嘉年華中同臺競技……全運會如同紐帶,把三地居民緊緊連在一起,來自不同城市的人們,在同生活、同運動、同體驗中增進理解,在一次次并肩奮斗中拉近距離,讓灣區融合變得生動具體。
日益緊密的情感聯結,凝聚于全運會開幕式上主火炬綻放的圣火。經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城傳遞,最終融為一體的“同心之火”照亮的,不僅是大灣區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硬聯通”與協同高效的制度規則“軟聯通”,更是三地居民同心同行的“心聯通”。
一場賽事,三地同心。從賽場爭鋒到街巷同歡,從圣火傳遞到心手相連,灣區融合的腳步愈發堅定。相信粵港澳三地攜手并進,共赴山海,定能共繪中國式現代化的灣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