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觀眾在位于沙坪壩區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參觀,了解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港產城景融合發展最新成果。

10月10日,重慶沙坪壩永輝西部物流中心,分揀人員正在掃碼出庫。這里平均每小時自動分揀貨品高達1萬件,數智化應用使貨品分揀效率顯著提升。

10月10日,位于沙坪壩區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析數據。該運營調度中心大屏實時顯示班列訂單、訂艙、開行量等各類數據。

10月10日,興隆場編組站,一列國際班列緩緩駛出。截至目前,沙坪壩區已開通63條國際線路,串聯歐洲、中亞至東盟地區,同時通過鐵海聯運接駁澳新、非洲、美洲地區。

10月10日,位于沙坪壩的賽力斯超級工廠(鳳凰),新能源車下線前接受檢測。近年來,重慶鐵路口岸“渝車出海”蔚然成風。

10月10日,消費者在沙坪壩的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線下展示展銷中心選購商品。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帶動沿線優質商品交流互通,服務國內商品“走出去”和國外商品“引進來”。
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始發站。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強調,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沙坪壩區堅持以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戰略牽引,加快樞紐網絡體系建設,加強物流產業集群打造,完善口岸配套功能,國際物流樞紐能級持續躍升。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沙坪壩區聚焦通關便利化、口岸數字化和降本增效,不斷深化首創性、集成化、差別化改革。今年3月,內陸口岸首個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在沙坪壩區落地,商品通關時間由15天壓縮至30分鐘,倉儲成本降低50%。當地還與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區港聯動”,打通數據壁壘,綜合作業效率提升10%以上。
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運輸品類已經由最初的50多個品種增加至1316種,輻射我國18省75市163個站點,通達全球127個國家及地區的577個港口。今年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已累計運輸貨物突破120萬標箱,同比增幅超過63%。隨著通道效能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 吳陸牧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