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11月18日在陜西西安舉辦。本屆論壇以“聯通亞歐,共享未來”為主題,圍繞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促進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進行深入交流,以凝聚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共識,推動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本屆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高效運輸方面,目前,已布局建設14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2025年以來開行規模占比達87%。同時,會同沿線國家積極推進重點口岸及通道擴能改造。

在保障北、中通道穩定暢通運行基礎上,大力推進南通道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等線路發展。2025年1—10月,跨里海班列共開行371列,同比增長超30%。

下一步,有關部門還將加快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應用,優化數字口岸系統和中歐班列門戶網站,持續深化班列與貿易、產業、物流、金融等領域的融合發展。

本屆論壇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450余名代表出席,共形成111項成果,涵蓋政策溝通、通道拓展、運輸合作、經貿合作和金融保障等五大方面。
截至10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1.86萬列
在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已接近12萬列,服務范圍基本覆蓋亞歐全境。

據介紹,中歐班列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鋼鐵駝隊”,塑造了國際物流新品牌,截至2025年10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1. 86萬列、發送貨物1170萬標箱,通達歐洲26個國家232個城市,以及亞洲11個國家100多個城市,服務范圍基本覆蓋亞歐全境,有力帶動沿線國家經貿往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司長梁林沖介紹,我們著力推進中歐班列高效運輸、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創新發展四大體系建設,推動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與沿線國家一道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國鐵集團發布第四批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
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是指按照沿線各國鐵路商定的車次、線路、班期,以及固定的境內外始發、口岸、終到時間開行的中歐班列,運輸時效更穩定,有助于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順暢。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11月18日在陜西西安舉行,論壇期間,國鐵集團發布了第四批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實行全程時刻表的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增至每年1000列以上。

第四批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新增運行線路7條,分別為:鄭州至德國漢堡;西安至捷克布拉格;濟南、重慶、西安至匈牙利布達佩斯;長沙至波蘭波茲南、石家莊至波蘭華沙。至此,實行全程時刻表的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增至17條,覆蓋中國9座城市和歐洲6座城市。

2022年,實行中國段、寬軌段、歐洲段全程時刻表的首批中歐班列成功開行,此后經過兩次擴容,開行數量增至每年800列以上。與相同運行路線的普通中歐班列相比,實行全程時刻表的中歐班列運行時間平均壓縮30%以上,受到國際物流市場普遍歡迎。
去年中歐班列高附加值貨物占比超過60%
記者從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上了解到,隨著中歐班列貨運結構不斷優化,高附加值貨物已成為出口的主要商品,2024年占比超過60%。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在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中歐班列開行規模持續擴大,貨物品類日益豐富。目前,中歐班列運送的貨物品類已拓展至53個門類、5萬多種商品,汽車汽配、機械設備、電子電器等高附加值貨物已成為中國通過中歐班列出口的主要商品,2024年占比超過60%。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歐洲特色產品搭乘中歐班列進入中國市場。截至2024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運輸貨值已達4264億美元。

在以“多元通道發展”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道多元化發展已成為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將加快破解制約南通道高效運輸的堵點、卡點問題,推動國際規則、標準、制度等對接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