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97萬億元。信貸資源投向,有哪些新變化?反映了什么?發展趨勢是?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問:信貸結構發生哪些變化?
答:在經濟“換擋轉軌”的過程中,增長動能由基建、房地產等傳統領域向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逐步轉換,反映在信貸方面就是信貸結構的變化。
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的貸款增速都超過了10%,明顯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其中養老產業貸款增速更是接近60%。民營、小微、“三農”、就業創業、就學助學等領域的主體,既是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也是優化結構的重要著力點。
問:優化信貸結構的必要性是?
答:優化信貸結構不僅是宏觀調控思路轉變的需要,也是銀行實現自身經營目標的客觀要求。近年來,一些銀行通過改進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化績效考核標準等方式,持續完善內部治理,有效傳導央行政策激勵,實現了信貸“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不斷提升。
問:信貸結構的發展方向是?
答: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隨著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貨幣信貸要從外延式擴張轉向內涵式發展”,這是對新形勢下做好金融宏觀調控的深刻闡述,未來重點是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升信貸資產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