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沈佳高鐵沈白段上,一列復興號列車駛向長白山西站。陳 明攝(中經視覺)
今年國慶節前夕,沈佳高鐵沈陽至長白山段(以下簡稱“沈白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高鐵的吉林省段串聯起該省東南部通化、白山、長白山等地區,結束了通化、白山兩市不通高鐵的歷史,更使東北東部地區實現了快速客運鐵路線閉環,時空距離進一步拉近。
路通則興,一通百通。從出行效率提升、商業活力迸發到文旅產業升級,沈白高鐵駛進林海雪原所帶來的時空壓縮效應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區域發展動能。
出行更方便
“有了沈白高鐵,從沈陽到長白山不到2小時就可抵達,比以前節省近2小時!”游客趙發偉告訴記者,沈白高鐵開通后,到長白山看天池更方便了。
這種便利直接激發了“多城串游”新模式。趙發偉說,自己通過沈白高鐵規劃了豐富的旅程——首日游通化紅色景點,次日體驗白山生態,第三天到訪長白山天池。以往因交通不便而割裂的旅游資源,如今隨著高鐵的開通被有效整合。
沈白高鐵開通后,從北京朝陽站出發,抵達長白山站的最短旅行時間被壓縮至4小時33分鐘;從沈陽北站出發,僅需1小時53分鐘即到達長白山站。
長白山是東北地區最高峰,以其“千年積雪萬年松”的神秘與美麗吸引著廣大游客。隨著沈白高鐵的開通,這里逐漸變成京津冀地區居民觸手可及的“周末目的地”。
長白山管委會副主任王濤表示,沈白高鐵開通一個多月來,4個半小時交通圈覆蓋的北京、沈陽、長春、大連等城市,赴長白山旅游的客源量激增,其中“周末短途游”訂單占比更是大幅增長,成為新的旅游消費熱點。“高鐵的便捷性徹底打破了時空限制,讓以往‘長途跋涉’的冰雪之旅變為‘說走就走的周末出行’,游客出行半徑顯著擴大、出行頻次明顯提升,高鐵已成為游客赴長白山的首選交通方式。”王濤說。
沈白高鐵通車后,與京哈、沈大、沈丹、長琿等鐵路共同形成東北東部地區快速客運鐵路環線,遼吉兩省“C”形通道變“O”形閉環,東北高鐵網完成歷史性合龍,形成了東北地區首條高鐵環線,串聯起沈陽市、長春市、敦化市、白山市、通化市、撫順市等10座城市。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沈白高鐵共發送旅客98.66萬人次。
“我在長白山景區一線工作了15年。如今的長白山有高速公路、飛機場,還有沈白高鐵,我們對今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了。”長白山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員工吳金明說。
隨著沈白高鐵的開通,長白山旅游市場表現亮眼。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長白山景區共接待游客22.1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3%。沈白高鐵長春客運段列車長李欣說,隨著沈白高鐵進入常態化運營,鐵路部門將繼續優化服務,提升品質,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催生新商機
通化的葡萄酒醇香遠揚,集安的千年古跡敞開大門,長白山天池宛若藍色寶石……沈白高鐵的通車在縮短時空距離的同時,更催生了新的商業機遇。
在白山市德百財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彌漫其中。工人們熟練地將今年新采摘的五味子進行分揀、清洗和烘干,隨后將這些飽滿厚實的果實精心填充制作成枕頭,或封裝進棉麻布料制成養生錘。“我們渾江區三道溝鎮的五味子,因生長在特殊的冷涼氣候和土壤環境,長得粒大肉厚、色澤鮮亮。”公司經理聶玉同輕輕捏開一顆晾曬好的五味子,深紅色的果肉飽滿油潤,“這小小果實富含的五味子素和揮發油,適合用來制作養生用品”。
聶玉同說,過去受制于交通瓶頸,公司產品銷路受限。隨著沈白高鐵的開通,公司迎來了越來越多拖著行李箱的游客,五味子養生枕、養生錘等產品備受各地游客歡迎。“下一步,我們計劃擴大生產規模,開發更多新產品,借助高鐵的東風,把生意做得更大。”聶玉同信心滿滿。
物流效率的提升,直接促進了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白山市的人參、藍莓,通化市的大米、葡萄酒等農特產品,也因沈白高鐵的開通而成為游客爭相購買的伴手禮。
位于集安市鴨綠江河谷地帶的鴨江谷酒莊依托當地獨特的山葡萄資源,構建了一條集種植、釀造、加工、觀光體驗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是“旅游+”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典范。該酒莊擁有345畝標準化葡萄園,主要栽培我國自主培育的釀酒葡萄品種“北冰紅”,并輔以“威代爾”“公主白”等優質品種,年產冰紅、冰白葡萄酒五六萬瓶,產品多次榮獲行業大獎。
“沈白高鐵的開通為我們酒莊帶來了更廣闊的客源市場,使更多游客能更便捷地親臨酒莊,體驗從田園到餐桌的完整過程,感受葡萄酒文化。”鴨江谷酒莊總經理孔子璇介紹,酒莊積極探索“葡萄酒+文旅”的融合路徑,打造以“葡萄采摘+冰酒品鑒”為核心的特色旅游產品,更好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沈白高鐵帶來的巨大客流,有力帶動沿線住宿、餐飲等消費市場繁榮。為滿足游客的住宿需求,沿線城市紛紛加大了對酒店、民宿等旅游配套設施的投入。數據顯示,自2021年沈白高鐵全線開工建設至2024年底,沈白高鐵沿線的通化、白山兩市的餐飲住宿類企業累計新增超9500家。
文旅火出圈
沈白高鐵正式開通,給吉林省東部地區文旅產業帶來歷史性機遇,沿線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通化市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位于該市的楊靖宇烈士陵園、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等場所的接待量大幅增長。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中心講解員曹文杰透露,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楊靖宇烈士陵園接待量達4.44萬人次,同比增長26.5%。
通化市還通過打造特色文化空間來豐富游客的體驗。通化市圖書管理員曹鶴夕介紹,為應對沈白高鐵開通帶來的客流高峰,通化市圖書館在龍興里文旅小鎮專門建設了分館。如今,龍興里“文化引流—人群聚集—商業消費”的良性循環越來越順暢。
“新雪季,我們要充分發揮沈白高鐵拉動作用,讓游客既能感受通化粉雪激情,也能體驗東北人文溫度與民俗年味。”通化市副市長陳宇介紹,通化市將以“滑雪搖籃冰雪地標”為核心,深度融合通化冰雪資源、歷史文化、民俗活動等元素,整合全域資源推出15類冬季旅游產品,涵蓋差異化滑雪體驗、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探源、G331邊境冰雪自駕、人參文化探尋、冰酒文化品鑒、非遺技藝以及民俗活動沉浸式體驗等多元選擇。
高鐵的帶動效應日漸深入鄉村腹地。白山市依托豐富的生態和民俗資源,推動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在該市渾江區鴨綠江開闊的江面上,放排老師傅雙臂掄圓,將一整張棕褐色的漁網奮力撒出。據了解,這些放排師傅們組成表演隊,在江畔為游客展示放排這一古老技藝,民俗旅游正帶動村民收入增加,村莊面貌煥新。“以前,我們村里基本靠打魚為生,收入很低。現在村里搞起了旅游,我們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漁民王旗新說。
“沈白高鐵的開通,為白山市旅游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白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娜表示,當地以此為契機,重點打造了五大精品旅游線路,涵蓋避暑休閑、冰雪體驗、親子研學、森泉康養及G331邊境自駕,全面展現白山的四季風光與特色資源。同時,白山市持續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致力于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旅游體驗。
據悉,為迎接沈白高鐵開通帶來的客流增長,長白山管委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豐富產品和業態,從夢幻的童話冰雪民宿到充滿煙火氣的夜間社區,再到為《盜墓筆記》粉絲專設的稻米驛站,都將在今年12月開幕的“長白山粉雪節”集中呈現。(經濟日報記者 張 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