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11月10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一架C919飛機飛抵阿聯酋迪拜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據悉,這架C919將參加11月17日至21日舉行的2025迪拜航展,這是該飛機首次在中東地區公開亮相。
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919在中東地區首次公開亮相對國產大飛機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C919歷經多年研發,按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制,此次亮相是對其技術可靠性與先進性的國際檢驗。而且,中東是全球航空業重要市場,在中東亮相還有利于國產大飛機后續獲取國際訂單、提升國際市場份額。”
國產大飛機產業化進程加速
據悉,C919是我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中程干線客機,已成為“中國制造”的閃亮名片。
在日前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龍騰介紹,C919實現從“首飛”到“首航”,再到“常態化商業運營”,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累計獲得國內外訂單超過1000架。
努曼陀羅商業戰略咨詢創始人霍虹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919產業化進程的成功推進意味著我國在航空制造鏈條、系統工程能力、適航認證能力方面邁出了關鍵步伐,充分帶動了從整機設計制造、發動機到數字化制造、適航認證等一系列環節的提升。未來,C919國產化和商業化路徑的逐漸穩固,將為我國企業在全球航空制造中爭取更多話語權。”
中國商飛官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10日,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航”)C919安全運行一周年。在此期間,C919累計安全飛行8000余小時,運送旅客41萬余人次。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南航C919已執行過廣州、杭州、上海等14個航點,并在6條航線上常態化商業運營。
在新航線的開拓方面,根據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發布的信息,國航正籌劃使用C919客機開通北京—香港航線。國航發布的航班計劃還顯示,其C919機隊將在新航季新增北京至長沙、西安、廣州3條航線。
航空制造企業深化業務布局
在國產大飛機產業化進程中,多家企業紛紛開展整機制造及航空零部件制造板塊的技術研發、業務創新和市場拓展,充分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加速構建新型增長模式。
通航飛機制造方面,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豐奧威”)持續推進自身通航飛機創新制造業務。公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萬豐奧威通航飛機訂單充足,在不斷改進高附加值機型生產工藝的同時,有序開拓全球私人飛機市場。公司還在全球一體化戰略運行機制充分落實的基礎上,持續推進eVTOL、eDA40、DART等系列新機型研發工作。此外,萬豐奧威積極推進新機型的引進和國內新基地及交付中心的建設與資源整合,加大新機型研發力度,布局低空經濟市場。
與此同時,航空零部件制造企業持續完善產品矩陣,深化業務布局。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德數控”)日前發布的投資者會議紀要顯示,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大飛機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在發動機領域,科德數控五軸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臥式加工中心、六軸五聯動葉盤加工中心等可針對葉片、機匣、葉盤等發動機核心零部件進行高效加工。
也有多家企業著力加大在項目推進及市場拓展方面的力度。例如,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1月10日發布了其控股子公司湖南飛宇航空裝備有限公司項目中標的公告。
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就航空業務國際市場擴展相關問題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積極拓展國際商用航空發動機領域業務,今年已與國際客戶陸續簽署了新的長期供貨協議,顯著提升公司在全球航空鍛件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技術認可度。
對此,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委員會秘書長吳高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產大飛機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不少企業通過長期研發積累,掌握了關鍵零部件制造核心技術,具備高精度、高質量生產能力。在此基礎上,一方面,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內產業鏈集群效應,通過規模化生產與自動化改造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企業可有效加強與主機廠的深入合作,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提前布局產品研發,以多元化形式促進業務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