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主論壇在上海召開,系統梳理總結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取得的進展,聚焦“十五五”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研判形勢和機遇,探討趨勢和路徑,構建生態和體系,凝聚行業發展共識。
“‘十五五’時期是智能機器人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球新技術革命將深入演進,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智能制造,成為引領全球制造業發展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蘇波說,“我國機器人產業堅持創新引領、突破瓶頸、快速發展,在這十年來取得亮眼成績。”
以上海市為例,2024年,上海市機器人出貨量超二十萬臺,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6.6萬臺,占全國產量的12%,實現產值235億元。目前,上海正積極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部署,全力打造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高地。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徐念沙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并推動產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器人作為智能裝備的典型代表,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對于實現強國目標的作用及意義愈發凸顯。
“十五五”時期是我國機器人產業向“質量引領”轉型的關鍵階段,必須以創新驅動突破瓶領,提升產業鏈韌性,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支撐制造強國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表示: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自主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增進民生福祉、保障國家安全為根本目的,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譜寫新篇章。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唐頌強調:在發展方面,國家高度重視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將其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在開放方面,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堅持以產業為主線,以需求為導向,開展投資促進工作,致力于推進機器人產業多元化國際合作。
據了解,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已連續召開十四屆,本屆大會突出“構建開放協同的智能機器人發展生態”的主題,重點探討智能機器人作為聯結智能技術與物理世界的核心載體,以及打通具身智能“感知-決策-執行”閉環的關鍵裝備,力爭成為千行百業實現智能化升級的關鍵路徑。(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春棉)
(責任編輯:佟明彪)
手機看中經
經濟日報微信
中經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