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付麗麗)“目前,我國節水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農業、工業、城鎮生活、非常規水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節水相關產業市場規模估算超7600億元,為建設節水型社會、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保障我國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17日,在水利部召開的“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推動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說。
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節水產業的宏觀政策導向,提出到2027年實現萬億規模的階段性目標。
陳敏表示,當前,我國節水產業制度政策體系加快健全。國務院有關部門圍繞統計調查、財政投入、稅收優惠、綠色金融等方面出臺多項專項政策,初步構建了“1+N”政策體系。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高地,以及成渝、山東、陜西等多個集聚區為代表的“三地多區”節水產業集群格局加速形成。
同時,創新驅動模式加快建立。節水領域專利公開數量超2.9萬個,國家層面已遴選發布194項成熟適用節水技術和150項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動技術產品化和產業轉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王鵬表示,節水裝備制造業是節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工信部與水利部聯合印發《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30年)》,圍繞供水、用水、回用裝備發展和數智化轉型的“3+1”思路框架,明確提出到2027年將實現重點節水裝備突破,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到2030年,構建覆蓋全面、技術先進的節水裝備體系。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蔣牧宸介紹,節水產業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水利部會同相關部門推出“一增、一減、一提升”舉措,取得顯著成效?!耙辉觥敝肝蹚U水再生利用顯著增加水資源供給,2024年我國再生水利用量達212億立方米,相當于新增1.3個三峽水庫興利庫容。預計到2030年,我國再生水利用量將超過250億立方米,進一步提升城鄉用水需求的保障能力?!耙粶p”指通過技術手段控制供水管網漏損,漏損率從2020年的13.4%降至2024年的9%以下?!耙簧敝腹澦推骶咂占疤嵘松钇焚|與用水效率,三口之家全面使用高效節水產品,年均可節約用水約7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