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通化市第二十中學的師生們在沈陽北站登上了G9161次列車,當天,這支由500名師生組成的研學團完成了在沈陽的實地研學活動后,經由沈白高鐵返回通化。
作為沈佳高鐵沈白段開通后迎來的首批研學團體,通化市第二十中學的師生們參觀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新松機器人公司,研學成果斐然。這一活動,充分展現出鐵路部門為促進區(qū)域教育交流、整合區(qū)域文旅資源做出的有力支撐。
打破時空壁壘,讓“單日研學”成為可能。沈佳高鐵沈白段開通前,通化至沈陽單程需幾個小時,到沈陽開展研學,單日內很難完成。額外的時間成本、住宿成本和出行在外的安全問題,令諸多學校對跨市研學望而卻步。現如今,設計時速為350千米的沈白高鐵,將通化至沈陽的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左右,解決了長途出行耗時久、行程安排受限的難題。高速鐵路的發(fā)展,為研學活動的組織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單日跨市研學成為可能。
串聯教育資源,享高鐵研學新體驗。東北地區(qū)擁有著豐富的工業(yè)文化資源、眾多的紅色教育場館和壯美的生態(tài)景觀。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老工業(yè)園區(qū),通化的楊靖宇烈士陵園、東北抗聯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無不令人心生敬仰。但長期以來,這些處所限于交通不便,無法進行有效的串聯整合。借著沈佳高鐵沈白段開通的東風,相關城市研學活動的半徑和選擇空間得以進一步拓展。這一次“銘記歷史+科技探秘”的主題研學,正是教育文旅資源整合帶來的全新體驗。文化傳承、智能創(chuàng)新、紅色基因……正借助高速鐵路實現全面的融合與發(fā)展。
優(yōu)化服務保障,令研學旅程更舒心。研學旅途的順利完成,離不開沈陽鐵路部門無微不至的悉心服務。從建立“一對一”專屬對接服務,到安排研學團體專用取票通道和進站綠色通道;從全程專人引導,到備好的應急小藥箱、一次性紙杯、熱水壺等物品,處處體現著鐵路部門的關懷。鐵路部門竭盡全力,為研學旅客出行保駕護航。
沈佳高鐵沈白段的開通,已經成為促進相關城市教育與文旅發(fā)展的有力支撐。它正以一往無前的態(tài)勢,重塑東北研學旅行與區(qū)域發(fā)展的新格局。我們期待著沈陽鐵路部門不斷升級服務水平,助力“鐵路+研學”出行模式常態(tài)化開展。(李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