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的出行高峰中,全國鐵路客運量屢創佳績,熙攘的車站、飛馳的列車背后,是12306新功能的精準賦能與九大便民舉措的溫情落地。從“有沒有車票”的基本訴求,到“體驗好不好”的品質追求,鐵路服務的升級迭代,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讓每一段旅程都浸潤著民心溫度。
指尖革新破解出行痛點,科技讓服務更有精度。12306平臺候補購票截止時間延長至開車前2小時,日均新增12萬單成功訂單,讓臨時出行不再遺憾;智能同車換座功能使長途旅客獲座概率提升43%,電子臨時乘車證明實現全流程服務覆蓋,這些看似細微的功能優化,精準回應了5億注冊用戶的核心訴求。從務工人員春運預約購票到學生票優惠區間靈活調整,從團體票電話受理到積分升席服務,科技賦能下的服務創新,讓“數據多跑路、旅客少跑腿”成為現實,彰顯了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的民生導向。
九大舉措織密便民網絡,細節讓旅途更有溫度。高鐵動臥“夕發朝至”讓中長途出行省時省心,城際列車公交化開行構建起“一小時生活圈”;“愛心通道”“重點旅客預約”為老年群體、攜幼家庭掃清出行障礙,“輕裝行”行李搬運服務讓旅途卸下沉重負擔;靜音車廂、互聯網訂餐、寵物托運試點等特色服務,滿足了多元出行需求。這些舉措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進站、乘車、出站的每個環節傳遞關懷,正如老年旅客15倍積分優惠、特殊群體票價“折上折”的設置,讓不同群體都能感受到被重視的溫暖。
客運量新高見證民心所向,發展讓民生更有厚度。暑運單日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春運、節假日客流持續攀升,數據背后是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向往,更是對鐵路服務升級的認可。從“綠皮車”到“復興號”,從徹夜排隊購票到指尖一鍵下單,從“走得了”到“走得暖”“走得好”,鐵路發展始終與民生福祉同頻共振。路網越織越密、服務越做越優,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更拉近了民心距離,為區域協同發展注入動力,為擴大內需增添活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鐵路服務的升級,本質上是治理理念的升級,是從“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的深刻轉變。每一項功能優化、每一條便民舉措,都彰顯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當飛馳的列車載著旅客奔向遠方,當貼心的服務溫暖著漫漫旅途,鐵路部門正用堅守與創新,書寫著新時代民生改善的答卷,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鋼軌上不斷延伸,駛向更廣闊的幸福彼岸。(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