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國資國企新型智庫蓬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面向“十五五”,在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平行論壇“國資國企新型智庫實踐與創新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智庫咨政建言、理論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建言獻策,共話國資國企新型智庫高質量發展。
聚焦智庫建設 共商未來發展新藍圖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李鎮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旨在系統總結“十四五”時期國資國企新型智庫建設成效,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重點發展方向,對更好發揮智庫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李鎮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的大力推動下,國資國企新型智庫蓬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一批標志性成果,向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建設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主要包括三個特征,一是體系化建設持續完善,二是決策支撐力持續提升,三是成果影響力持續增強。
下一階段,李鎮指出,要打造理論研究“新高地”,打造決策賦能“強支撐”,打造范式創新“試驗田”,打造智庫生態“大循環”。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要決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的國資國企新型智庫,為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認為,國資國企新型智庫應加強對國有經濟、國資國企發展規律的分析和研究,就如何把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結合起來,如何把積極推動“三個集中”和增強核心功能結合起來,如何弘揚企業家精神,充分激發國企活力和創造力,如何促進國企和民企共同發展等問題開展研究,為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國家重大戰略部署落地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撐。
針對當前經濟發展態勢,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認為,國資國企新型智庫需聚焦國家層面的重大問題,立足國有資產優勢,在多領域提供務實的政策建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發揮智庫作用、開展技術預見、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陳學東建議,國資國企新型智庫應形成研究合力,加強國際合作,加強顛覆性技術創新戰略引導。
匯聚智慧成果 賦能國資國企新征程
在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學東發布《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中央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25)》《國資國企新型智庫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三份重磅報告從不同維度展現了中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穩定器”與“壓艙石”,在服務國家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中的責任擔當;中央企業融入全球市場、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國資國企智庫作為“智囊團”和“參謀助手”,在服務支撐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國家重大戰略落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行業產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獨特價值。
《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顯示了2024年以來,中央企業在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發揮“三個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主要舉措與成效。企業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科技創新奮力攻堅、捷報頻傳,產業發展向新求質、向上圖強,國企改革聚焦重點、扎實推進,統籌發展和安全、穩步深化,黨的領導持續鞏固、全面加強。
《中央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25)》則結合100家中央企業問卷調查數據,重點反映了近三年中央企業在提升國際化經營質量、加強海外環境保護、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亮點舉措與主要成效。中央企業加快提升國際化經營質量,共建全球生態新圖景,助推全球發展實現新跨越,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提升海外治理新效能。
《國資國企新型智庫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重點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智庫持續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國際合作五大功能作用方面的主要舉措及成效。新型智庫體系建設步伐提速加力,決策影響力持續增強,社會影響力持續彰顯,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治理體系持續完善,數智化轉型持續突破,協同生態持續優化。
隨后發布的“國資國企智慧決策聯合實驗室”應用場景和“中央企業經濟指數實驗室”研究成果,是智庫研究范式創新的重要探索,為國資國企新型智庫提質增效開辟了新的路徑。
圍繞國資國企新型智庫的實踐與創新,多位嘉賓分享了研究成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陳西分享了以五年規劃之筆譜寫國資國企新型智庫建設新篇章的具體實踐,提出了突出中國特色、新型特點、行業特性、企業底蘊的“國網方案”。浙江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董貴波立足浙江國資國企新型智庫建設“四個強化”的探索實踐,深度呈現了堅持解放思想、放眼未來、創新制勝的寶貴經驗。
論壇上,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貴州大數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先后發布“揭榜掛帥”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與國資國企優秀成果,集中呈現了國資國企新型智庫建設的實踐成果與創新方向,為行業提質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責任編輯:劉芃)
手機看中經
經濟日報微信
中經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