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近12萬列。十多年間,這條“鋼鐵駝隊”從最初單一的跨境物流通道,到如今“班列+樞紐+產業+貿易”的多元融合生態,“中歐班列+”效應正持續放大,更以鐵路大動脈為紐帶,將沿線分散的產業節點緊密串聯、高效聚合,催生出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為亞歐大陸架起了聯通機遇、共促發展的產業協作新橋梁。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渝新歐”發出,開啟亞歐鐵路運輸新紀元。“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近12萬列,形成了聯通中國境內128個城市,通達歐洲26個國家232個城市以及亞洲11個國家100多個城市的國際運輸網絡,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國鐵集團董事長郭竹學說。
在網絡延伸的同時,技術賦能讓通道效率持續躍升,北斗定位、5G技術與電子施封鎖的應用實現貨物全程可視化追蹤。霍爾果斯口岸進口貨物通行時間從2至3天壓縮至16小時內,屬地出口貨物作業時間縮短至1小時。高效穩定的物流通道,讓內陸地區從開放末梢變為前沿陣地,為產業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核心支撐。
“班列+跨境電商”“班列+訂單農業”“班列+綠色制造”等新模式蓬勃發展,不斷拓展著產業融合的邊界。
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依托中歐班列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種植基地,在阿拉山口與西安布局加工園區,實現了海外種植基地與國內消費市場的精準對接。“僅今年前10個月,我們就運回了9.2萬噸哈薩克斯坦優質農產品。”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劉東萌說。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文學說,在光伏產業全球化拓展進程中,企業對供應鏈的穩定性、及時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
“相較于傳統海運,中歐班列通過固定班次、全程可追溯的鐵路運輸體系,幫助隆基顯著降低了貨物運輸過程中的損毀風險,有力保障了產品交付的及時性。”李文學說,“借助貫通歐亞大陸的密集物流網絡,我們實現了從西安樞紐直接、快速抵達德國、荷蘭、波蘭等歐洲關鍵樞紐。”
全國首列全程時刻表綠色跨境電商專列的開行,讓運輸成本降至空運的五分之一,推動跨境電商產業規模化發展;零碳綠色班列采用100%綠色電力驅動,通過碳抵消項目實現“零排放”,助推產業集群向綠色低碳轉型。此外,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樣化產品,滿足了不同產業的物流需求,讓電子元件、汽車配件、智能家居等產品高效流轉,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班列+產業”的深度融合,催生出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二連浩特作為中歐班列中通道的重要口岸城市,當地倉儲、運輸、貨代等相關服務業快速崛起;在烏蘭察布,中歐班列帶動進出口貿易及相關產業快速增長,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依托中歐班列跨境電商集結中心建設,西安逐步構建了以京東、菜鳥國際、縱騰集團、中國制造網等電商龍頭企業為引領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
中歐班列也為沿線國家注入蓬勃生機。“中歐班列為保加利亞發展帶來獨特機遇。下一步,我們將建設以保加利亞為節點的區域分銷中心,輻射周邊國家。”保加利亞國民議會副議長加內夫說,這不僅將直接帶動就業,還將帶動物流、信息技術等相關產業發展,使保加利亞企業更便捷地獲得原材料,融入更廣闊的市場。
一條鐵路不僅能打通物流通道,更能“鏈”起產業集群、“串”起合作共贏。未來,這支“鋼鐵駝隊”將推動產業集群向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讓開放合作的紅利惠及亞歐大陸更多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