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高亢 胡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
近年來,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并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重塑科學研究的基本邏輯與方法體系。
“人工智能驅動科研范式變革,這一趨勢已成為科學界的共識?!敝袊茖W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主任鄂維南表示,未來學科交叉融合將成為常態,人工智能作為這一融合過程中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將推動科研不斷突破傳統框架,實現更深遠、更廣泛的創新。
“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旨在運用人工智能學習科學原理、構建科學模型以解決實際問題。鄂維南表示,它將激發一場新的科學革命,重塑科研模式與科研工具,推動一批重要科學發現的誕生。
“十四五”期間,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的60%;國內涌現出多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大模型,打造百余個標桿應用場景……
“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和積累,將助力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敝袊斯ぶ悄軐W會副秘書長余有成認為,“十五五”時期,通過進一步擁抱場景創新,不僅能讓技術和產業、研發和市場有機結合,更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余有成表示,“人工智能+”行動的全面實施將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再提速,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