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浙江杭州濱江區,一輛搭載著電力巡檢機器狗的無人巡檢車靈活穿行于城市街區。

搭載電力巡檢機器狗的無人巡檢車。(丁豪)
無人巡檢車負責10千米級運輸,解決機器狗續航難題;機器狗則專注突破最后100米,完成精準巡檢任務。浙江杭州供電公司創新“無人車+機器狗”協同巡檢模式,單點作業范圍擴展至15平方千米,實現遠距離跨區域自助巡檢。
當前,杭州正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創新高地。杭州供電公司乘勢而上,充分發揮電力行業應用場景優勢,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實用化、可替代轉型,加快培育高水平創新成果。
“人工智能+”成果多點開花
在杭州,不管是電網員工的工作方式,還是客戶的用電體驗都已悄然發生改變——
秋檢中,杭州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三班班長王鵬在220千伏錢塘變電站完成現場勘查后,打開智能應用一鍵導入資料,僅5分鐘,一份包含工作內容、風險分析和安全措施的專業檢修方案便自動生成。

杭州錢江新城供電營業廳的“數字導引員”。(丁豪)
9月2日,杭州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劉衛平走進錢江新城供電營業廳,在“數字引導員”和“數字答疑員”協助下,現場辦結增容業務,實現“一次臨廳,事事辦妥”。
在杭州,從電網運行、設備管理到客戶服務、作業管控,人工智能的創新實踐已全線滲透。

杭州供電公司員工應用源網荷儲AI智慧保供平臺開展電網調度工作。(丁豪)
9月8日,杭州全社會用電負荷攀升至2249.2萬千瓦。在AI調度員“光擎”的協助下,負荷高峰平穩度過。這個AI調度員能夠實時處理杭州電網全量數據,能夠在接到指令后3秒完成全市電力負荷分析,并生成優化調度策略。
當前,杭州供電公司正在以“1個基礎底座、6個業務領域、5個支撐體系、N個標志成果”的“165N”框架體系,驅動電網運行、設備管理、客戶服務等各個領域向深層次變革。
推動概念走向現實
10月23日,在國家電網杭州人工智能創新實訓基地,供電員工通過AI虛實聯合調試平臺,成功完成人形機器人手足協同開展電力設備倒閘操作,首次實現具身機器人對電力高風險作業的替代。
此前,杭州供電公司與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具身智能中試基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電器材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簽署“電力+具身智能”框架合作協議,共同開拓電力人工智能應用新領域。

杭州供電公司員工借助AI設備開展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保電工作。(姚靖霖)
今年3月,杭州供電公司成立“人工智能+”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部署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和典型示范場景建設。
“我們還建立了月度例會、周信息通報、甘特圖作戰、主要負責人績效掛鉤等管理機制,加快形成市縣一體、共創共享的融合創新生態。”杭州供電公司科技數字化部主任樊立波介紹。

在國家電網杭州人工智能創新實訓基地,人工智能巡檢員們集中亮相。(陳震揚)
目前,杭州供電公司正聯合多方,加快推進國家級具身智能行業應用中試基地落地,高標準建設具身智能重點實驗室,支撐更多標桿成果從概念走向現實。
搭建多層次人才梯隊
今年7月至8月,杭州供電公司共計30名科技數字化骨干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工智能訓練師職業資格認定考試,成為該公司首批持證上崗的人工智能訓練師。

杭州供電公司青年員工操作帶電作業機器人開展工作。(丁豪)
為培育既掌握能源電力知識,又擁有人工智能應用能力的新型高素質專業化復合型人才,杭州供電公司搭建了“尖兵—骨干—儲備”人工智能人才梯隊。
“尖兵”即創新團隊牽頭人,他們能夠獨當一面,針對熱門課題開展專項研究。聚焦電力“人工智能+”,杭州供電公司組建起“電力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團隊”和“電力具身智能協同應用創新團隊”。
在“尖兵”帶頭攻關的同時,“骨干”夯實技能、取證參賽,在創新團隊中充當核心力量。“儲備”則時刻準備為團隊補充新鮮后備生力軍。
多層次培育體系讓“人才蓄水池”持續充盈。杭州供電公司搭臺托舉,依托融合創新中心、博士工作站、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載體,綜合培育電力“人工智能+”領域的種子選手。
在杭州,“人工智能+電力”孵化出的新技術體系、新產業生態已初具雛形。未來,“人工智能+電力”又將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一起期待。(富岑瀅 張蕾 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