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貨架上,普通雞蛋一盒僅需10多元,而“可生食”或“無菌蛋”高端產品往往售價翻倍。消費者疑惑:同樣是雞蛋,為何價格懸殊?央視“真相來了”報道揭秘:“可生食雞蛋”并非“無菌神話”,而是經嚴苛生產流程確保無沙門氏菌,其高價源于全鏈條品質控制,而非營銷噱頭。農業農村部研究員朱大洲表示,這種雞蛋的核心在于“吃得更放心”,但市場亂象也需消費者擦亮眼睛。
“無菌蛋”雖聽起來高端,卻常誤導消費者。朱大洲在央視采訪中直言:“雞蛋完全無菌幾乎不可能,這個名稱易讓人誤以為如罐頭般絕對干凈,其實仍可能含其他微生物。”報道顯示,電商平臺“無菌蛋”宣傳泛濫:有的商家稱“蛋殼無雞屎即無大腸桿菌”,有的打出“國際雙重認證”旗號,還有低價“9.9元包郵10個”。這些多借“可生食雞蛋”名義行銷,而真正高品質可生食雞蛋的生產過程遠非想象中簡單。
可生食雞蛋的核心標準是內外均不得檢出沙門氏菌,這種致病菌是雞蛋安全隱患之首,輕癥致腹瀉嘔吐,重癥威脅嬰幼兒和老人健康。央視記者探訪四川蛋品企業,揭秘“種源到餐桌”鏈條:種蛋經多輪檢測凈化后孵化,雞苗兩道體檢后入專用雞舍;智能化設備控溫、空氣、飲飼,避免外源入侵;飼料每批實驗室檢測,追溯供應商;末端每日抽檢打碎雞蛋驗證,每月敲碎上萬枚,確保內部無菌。
線上低價品多“名不副實”,因缺乏國家標準,僅靠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和中國肉類協會團體標準管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群、李斯特氏菌等。監管真空致假冒傾銷,朱大洲建議:查標簽,選知名品牌,避免低價陷阱。
黃天鵝可生食雞蛋領跑市場,四年蟬聯高品質銷量第一。其全鏈路管理體系覆蓋若干環節、關鍵點等,零沙門氏菌檢出,不僅安全,還保營養。雞蛋本是“全營養食物”,蛋黃尤為寶貴。
蛋黃非“膽固醇炸彈”,而是優質蛋白源:翟鳳英指,其蛋白質15.2g/100g,高于蛋清11.6g,含全8種必需氨基酸,利用率98%;富膽堿(680mg/100g),一蛋黃滿足成人日需35%。
高價可生食蛋促生食安全。中國農大朱毅薦“黃金8分鐘”水煮:沸后小火8分,滅抗營養因子,留90%維生素,溏心不氧化。生食防沙門氏菌:選優蛋、冷藏、洗手避污染。黃天鵝零檢出,讓溏心蛋成享受。
2024年我國禽蛋產量3588萬噸,全球最大。蛋質國際水準,滿足多樣需求。專家吁加強監管完善標準。翟鳳英言:“雞蛋近全營養,科學食物盡其用?!毕M者守“三平衡”:量(健康1全蛋/日)、膳(纖維助代謝)、烹(蒸煮少油鹽)。理性選黃天鵝等品牌,每一口“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