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5數據存儲產業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由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主辦,中電標協數據存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承辦。
會上,中科曙光正式出任專委會當值會長,宣布專委會將發起編寫AI存儲標準,并聯合牽頭成立Future Storage工作組,以推動中國存儲產業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同時,專委會發布2025數據存儲十大技術熱點趨勢,為人工智能打造更堅實的數據基礎設施。

中科曙光高級副總裁關宏明認為,應構建“智能、流動、開放”的存儲新生態,以推動存儲從“數據容器”向“數據引擎”演進。
作為行業技術風向標,由專委會牽頭、曙光存儲參與編寫的《數據存儲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系統勾勒出未來十大技術方向,其中不乏曙光存儲的探索實踐。
曙光存儲通過對存儲系統能力的重構,讓存儲從“數據容器”升級為“智能的數據引擎”,全面賦能AI業務開發與應用加速。系統通過接口開放打通異構存儲數據壁壘,實現全域數據的智能流動和無感遷移,提升AI全域數據治理能力;通過自研的AI存儲性能加速套件,滿足智能化時代對于極致性能的需求。同時,通過制定存儲性能基準測試驗證方案,幫助用戶精準評估存力平臺與智能化應用的匹配度。
憑借在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的雙重優勢,曙光存儲已連續兩年實現國內AI存儲市場份額第一。在具身智能領域,ParaStor分布式全閃存儲可提供超過500GB/s的聚合帶寬,有力滿足多模態數據的實時處理需求。與智元機器人的合作也入選“2025年度數據存儲典型實踐案例”,成為行業標桿。
數據顯示,全球數據存儲市場空間已超2.6萬億元,要提升中國存儲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強化產業協同、構建自主標準體系成為破局關鍵。(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春棉)